查看天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最新动态

巾帼英雄秦良玉:忠义智勇,戎马一生为家国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3-08


桃花马上赴戎机,锦绣乡里安庶黎;

飒爽英姿载青史,长歌一曲写传奇。




历史上女性名人数不胜数

也不乏脍炙人口的女性英雄传奇故事

但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

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记载在上千卷的《二十五史》中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秦良玉自幼便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熏陶。秦良玉之父秦葵,乃明朝贡生出身,常研习兵书,舞剑论兵;对儿女一视同仁,让秦良玉与其兄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读典籍、学骑射。

何以喟叹女儿身

秦良玉秉赋超群,文翰得风流,兵剑谙神韵,使得秦葵怃然叹息道:“可惜孩儿你是女流,否则,日后定能封侯夺冠。”她也慷慨朗言:“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

只愿寻得比肩人

秦良玉怀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长大,到了待嫁年龄,一心要找个文武全才的盖世英雄。于是决定以文会友,比武招亲。不成想,这一比就比了四五年,竟无一人比得过秦良玉。

直至遇到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一番比试下来两人竟不分上下,随后秦良玉故意卖了破绽,输给马千乘,才有了后来一段佳话。

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一起操练兵马,一起创建“白杆兵”,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这才成就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女英雄。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戎马一生只为国。秦良玉三次北上勤王抗清、三次西南平叛的经历,书写着她保家卫国、保境安民的巾帼精神。

-北上勤王-

明朝国力衰弱,秦良玉临危受命,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血战浑河:两千“白杆兵”训练有素,勇战数万清兵,虽最终未取得胜利,但大挫清兵锐气,兵部尚书张鹤鸣奏称:“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秦良玉统率的“白杆兵”从此名扬天下,令清兵闻风丧胆。

镇守榆关:秦良玉精通兵法,能征善战。她驻守榆关时,发明“天观”、“地听”,对敌人的动静了如指掌,榆关固若金汤。榆关在“白杆兵”的镇守下,成为清兵进犯明廷京畿不可逾越的屏障。

北京解困:崇祯二年皇太极久攻榆关不下,遂绕道喜峰口,破长城而南侵,永平、遵化等四城失守,京畿震动。秦良玉率兵奔赴前线,身先士卒,与友军一起,奋勇出击,仅20天左右相继收复了迁安、永平、遵化。皇太极害怕英勇善战的白杆兵,命令清兵,撤兵关外。使明朝廷转危为安,解除了清兵对京城的威胁。

-西南平叛-

为解国难,秦良玉亲统精卒五百人,自备军粮马匹,随夫出征,扼守险地。

播州平叛:万历二十八年(1600)正月初二,明军置酒高会,庆祝新春佳节。精通兵法的秦良玉运筹帷幄,在叛军趁虚袭营之时,带领“白杆兵”反突袭,叛军丢盔弃甲,只顾奔逃,秦良玉率兵一夜间连破七寨。海龙囤决战时,因地势受困,大军久攻不下,秦良玉寻找敌军防守薄弱点,爬上山寨,天降奇兵,叛军战败,贼首杨应龙自缢,播州之乱平息。

成渝平乱:榆关安宁后,重庆遭奢匪之乱。秦良玉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围渝攻蓉。西南诸土司因受叛军贿赂,均逗留观望,惟秦良玉率白杆兵奋勇直前,与成都军民里应外合,大破叛军,解成都之围;又乘胜追击,连拔敌营十七座,收复重庆。之后秦良玉继续领兵进剿奢崇明叛军,连克四十八寨,奢崇明逃往水西,全川平定。

水西平叛:秦良玉随官军讨伐奢崇明、安邦彦叛军,于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将奢崇明擒杀,剿灭永宁、水西叛军余党,动乱八年之久的西南平定。


秦良玉一家死于国事者甚众,满门忠烈。秦良玉晚年因病而终,孙子将其葬于回龙山,墓碑题文彰示着秦良玉生平的赫赫功勋,恪守忠义的崇高气节: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在国难当头之际

裙裾换战袍,纨扇变长枪

驰骋在保卫家国和平的战场上

这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军

一直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