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天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玩牛

石柱土家玩牛源自于牛王庙、牛王节祭祀活动的玩牛,在农耕文明时代,耕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显得尤其重要,是通过农时节令和喜庆场面,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愿望,玩牛民间舞蹈习俗就应运而生。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玩牛主要包括:

耕犁舞:表现水牛犁田、黄牛犁地状态的劳作舞蹈;

进食舞:耕牛吃料、啃草、喝水等模拟舞蹈;

动态舞:耕牛擦痒、滚水、翻坎等形状的情景舞蹈;

神态舞:牛儿表现憨实、乖巧性状,深得人们喜爱的情趣舞蹈;

玩耍舞:表现人与牛同乐,牧牛吹笛、骑牛散步、牛儿撒欢等姿态舞蹈。

旁有喊彩之人和锣鼓乐班相伴,观众随机喝彩造势。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