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天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土家斗锣

斗锣(也有称“赛锣”),顾名思义,是一种锣鼓比赛、争斗的活动,沿溪坡口一带较为典型。由于与忠县交界,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平时就有以锣会友、比个输赢的习惯。斗锣的高潮在正月十五晚上,月亮坝,燃篝火,一拨“角儿”(班子)占一个山头,你方敲罢我方始。由于每拨“角儿”打的曲牌不能重复,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达到斗赢的目的,直到有“角儿”不能应对,退出争斗为止。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的斗锣活动经常是通宵达旦,成了当地土家人春节民俗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里,由于狭隘的民族意识和宗祠观念,斗锣经常引发矛盾甚至械斗。现在的斗锣有了互相学习、切磋技艺、推陈出新、活跃当地文化生活的意义,体现出一种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精神。

undefined

民国时期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土家斗锣非常普遍、十分活跃的鼎盛时期,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一拨“角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外来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和人口流动大、农村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等因素的制约,加之演奏者年事已高,斗锣“角儿”的传承后继乏人,斗锣活动日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