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吊脚楼,是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古老建筑形式,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的古镇最为典型,又称之为“干栏”或“转角楼”。 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土家吊脚楼的建造与土家民族心理相适应,在古代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可以避免虫蛇猛兽,讲求房屋朝向和坐侧。吊脚楼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依山面谷,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被誉为“地仙”之居,是土家人民智慧的结晶。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枓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楼屋。吊脚楼有堂屋、厢房或地正屋、厨房和火塘,楼上是住房,吊脚柱下边是圈舍和柴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吊脚楼都透射出一种古朴壮美的气息,让人惊叹这些民间建筑大师的超凡手笔。在历经时代风雨的洗礼之后,土家吊脚楼依然用它顽强的生命力,向世人诉说属于石柱的一方水土,展示属于土家人的一方风情。
|